4月19日下午,《民警故事》4K修复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进行世界首映。该片由宁瀛自编自导,是“北京三部曲”的第二部,以近乎纪录片的形式,冷静客观地真实还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北京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图景。2025年恰逢影片上映30周年,其数字化与修复工作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修复实验室完成,宁瀛导演到现场参与指导艺术修复。此前《找乐》已于去年完成修复并进行展映。导演宁瀛、主演李占河以及特邀嘉宾导演黎涛到场就影片的纪实美学、时代价值以及修复工作,与观众进行了映后交流。

01

帧间寻踪:电影修复考古城市记忆

不少观众在放映后表示,对影片中所展现的灰色墙壁、狭窄的巷道、西四的老杏园、蜂窝状的煤炉以及古朴的瓦片等画面印象深刻,仿佛让人“回到了30年前的北京,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城市记忆”。为了能够让观众有最佳的观看效果,放映前一晚,《民警故事》4K修复版深夜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进行测试。

黎涛为观众介绍道,“该片与其他北电78班导演的作品在影像风格上有所不同,修复也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这部片子最难修复的就是声音,一方面因为当年的录音设备有限,另一方面导演的拍摄手法有着强烈的现场感,话筒摆放与我们常说的故事片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声音修复基于保存完好的35毫米混合声底,全新制作了5.1声轨。据了解,团队特别强化了鸽哨等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音效元素,巧妙地增强了影片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氛围。这些细节的修复不仅提升了影片的音画质量,更共同构建起了一段富有呼吸感的城市记忆,使观众在观影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北京胡同之中,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与氛围。

02

最高的表演境界

《民警故事》几乎都是非职业演员,让警察来演警察,让他们在近乎真实自然的生活流程中呈现他自己的日常状态。影片自然状态的展现,甚至在拍摄难度极高的动物身上中也得到了特别体现。据李占河回忆,影片中民警追逐“疯狗”场景中的那只“疯狗”其实是一只训练有素的警犬,在拍摄过程中,警犬的走位非常准确,且未遭受任何伤害。映后交流中,他还谈及导演曾攥着家用DV机登门想要拍摄真实的生活场景的趣事,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揭示了纪实美学背后的创作密码。

伦敦国际电影节上,宁瀛与迈克·李就演员表演境界有过深入交流。宁瀛说:“迈克·李当年拍的《秘密与谎言》,他用的全是伦敦剧院最有名的戏剧演员,但演成特别像非专业的感觉。我就跟导演说,让这些剧院的演员演得这么非专业,非常厉害。他跟我说,我也很佩服你,因为你让非专业演员达到专业演员的标准,这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后来我们两个人就总结说,当你让一个非专业演得像专业演员,让一个专业演员演得像非专业,这就达到了最高的表演境界。”

对于如何指导素人演员时,宁瀛导演有独特的心得,虽然拍摄时用的是全台词剧本,但对具备即兴能力的民警,她会仅提供情境框架,鼓励其结合职业经验自由发挥;对需要引导的参演者,则提供固定台词,帮助其找到自然表达节奏。

现场观众热情提问,气氛十分热烈。当被问及未来有何有关现代民警故事的新片计划时,她强调,真实破案的呈现绝不能有丝毫偏差,拍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真实的底线,因此还在不停地打磨、寻找中。现场观众也纷纷表示,非常期待明年“北京三部曲”的第三部《夏日暖洋洋》4K修复版能够进行放映,让大家在大银幕上重新回顾北京90年代的文化记忆。

/李佳蕾、陈美仪

编辑/谭 宇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更多

猜你喜欢

730
113
823
762
506
719
308
45
651
526
更多

相关热播

604
699
138
485
945
950
524
405
164
471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